查看原文
其他

我们的街巷|香气袭人桂芳巷

海曙发布 2019-05-03

录制:金秀丽

香气袭人桂芳巷

作者:陈维军




提起桂芳巷,似乎就能闻到扑面袭人的桂花了。


桂芳巷位于鼓楼中山公园以北  (原明州城独秀山以北),与历史上的倪家花园有密切的历史渊源。据《四明谈助》记裁:“倪家花园,在旧府治北。元倪万户建。倪万户可辅,官浙东宣慰司都元帅兼海道漕运。”说的是元代这儿有个姓倪的大户人家,造了倪家大花园,倪家花园紧邻明州的官城,相当于市中心邻近市府的“钻石地带”,可见主人不但资产丰厚,也是社会显赫名流。后来这儿,几经沧桑变化,倪家花园大部分不在了,唯有巷内的桂花厅保存较完整。


成“Z”形的桂芳巷,巷北侧曾建有“桂芳第”,据《四明谈助》载“倪隐君克介介石园,在四港桥河北。后其子孙分居河南,犹称‘介石园倪氏’,即今桂芳第。”这便是桂芳巷的命名直接由来。倪氏在此居住了700多年,占居了街区南侧近四分之一的土地,如今明代建筑桂花厅依然存在,其房产主人仍为倪氏后人。


桂芳巷不深,约200米。巷北侧传统建筑围墙界面保存较好,北侧是青砖老屋,但南侧有不少上个世纪80年代末造的现代多层民居,不过多层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有绿篱和围墙分隔,而且地面高度不一。走在桂芳巷,虽然现代建筑与你仅有一墙之隔,却如同两个不同的空间,令人恍如隔世,巷子中间的水泥路约两米宽,是上个世纪80年代造的,早已被行人踩磨得粗糙不平,小路曲径通幽,在巷内古树掩映下散着淡淡古朴的气息。



桂芳巷有几处市文保点,也是本巷的主要建筑。一号陈宅的主人是甬城近代著名的实业家陈庆恒。陈庆恒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创办宁波著名的万信纱厂,他一生勤勉,走实业救国之路,为宁波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其有两子,天资聪颖,勤勉好学,均是社会显达。大儿子陈守义曾任宁波市副市长、市政协副主席;次子陈守礼执教多年, 曾任宁波中学校长、市政协委员。现存的陈宅是两进立面六间硬山顶建筑,东西两个三间的厢房,为民国时期砖木结构建筑,共由前后两进组成,主体建筑坐北朝南。第一进主楼为平面呈“工”字形的二层楼房,用铁花栏杆,廊楼板端面有雕刻,柱础呈花篮状且有雕刻,左右有面阔三开间的厢房。第二进为面阔七开间的二层楼房。山墙饰观音兜,券彤砖窗,界碑上书“陈禄房已墙”,是典型的民国时期传统民居。


桂芳巷6号民居也是市文保点,里面有一幢三间重檐硬山顶的老房子,也是民国时期的建筑。


桂芳巷最古老、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桂芳巷的17、18号的桂花厅。桂花厅属明代建筑,坐北朝南,面阔三开间,五柱九檩,单檐硬山顶式,覆小青瓦,梁用材硕大,截面较圆,柱础为鼓蹬状,分隔墙采用竹泥作。整个厅堂无雕饰,素面,具有明代建筑型制的特征,原为大户人家进行接待贵宾的场所。上面有市文化局颁布的文物保护点的标识。“文革”时期进行了改造,主间变成了通道,两边次间改成了居民住房。此建筑于2005年进行翻修改造,橼子、柱子许多用材翻新,据文保专家介绍,桂花厅是宁波老城区为数很少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之一。


此建筑原系甬上望族倪氏介石园内花厅。倪氏自宋移居鄞县,元时家产颇富。明末钱肃乐抗清复明起兵时,倪氏子弟懋喜(字仲侮,官至佥事)、元楷(字端卿,官至评事)从之。


桂芳巷18号现为民居院落,有两进三开间重檐式硬山顶民居,院里有两棵橘树,枝叶婆娑,香飘满园。一位60多岁的朱老先生说,此院落有侧门,可通桂花厅。他打开院门,可直通桂花厅的右侧。


桂花厅21号原来是周家墙门,正偏屋三间,住了许多周家的子孙。由于年久漏雨,区房管处正在组织大修,脚手架林立,里面杂住了许多居民。桂芳巷21号偏屋住房里住着位84岁的周二毛老嬤嬤,她在桂芳巷生活了80多年。回忆小巷的往事,老人浑浊的眸子里闪出一丝兴奋。她指了指前方的多层民居:这儿改造之前,小巷两边都是多好的老房子。这些老房子有着青砖黛瓦、高大马头墙、古朴宁静的三合院落……谈及小巷大户人家的轶事,儿时和伙伴玩耍的故事她历历在目;小巷中间的路原来是青石铺就的,走上去发出清脆的“笃笃”的声音;那老屋的石窗边还留下她少女时代的美好回忆。老人年纪大了,有时爱坐在门口晒晒太阳,看浮华烟云,心里充满着淡泊宁静。对她来说,小巷永远是一坛陈酿的老酒,汩汩地流淌着让她回味无穷的往事。


桂芳巷现属于鼓楼秀水历史文化街区的部分,随着该街区保护方案的全部启动,相信桂芳巷会以更好的历史风貌呈现于世人。


文章来源:《甬城街巷》

微信责编:邬盈蓓 排版:陈佳清

更多关注


分区包干 扫街爬楼,海曙经济普查这样“摸家底”

背上行囊,肩负责任,海曙男儿赴征程!

错峰出游好时机,“双节”前后机票价格大跳水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